一個人造成的改變
殺死雙胞胎嬰兒是他們的習俗,這習俗卻被她親手終結了。
跟大家聊一下瑪麗·史萊舍的故事。
我們都愛看英雄電影,今天我想舉三部電影來做例子。
神力女超人,亞馬遜族的公主,擁有非凡的力量、速度和戰鬥技巧,她穿著象徵正義與和平的戰袍,持有不可摧毀的護腕和真言套索,致力於保護人類免受邪惡勢力的威脅。她的出生背景,註定她是一位英雄。
保羅·亞崔迪,《沙丘》中的主角,是亞崔迪家族的繼承人,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,當家族被背叛後,他被迫流亡,並在沙漠星球中成為當地土著的領袖,肩負著星球和整個宇宙的未來,成為預言中的救世主。
死侍,原名韋德·威爾森,一個擁有自愈能力的反英雄角色,雖然他因無法治癒的癌症而參加了軍事實驗,獲得了超能力,但也因此精神錯亂,變得幽默且瘋狂。他雖然性格狂放,但內心深處仍有正義感。
這些超級英雄電影都非常熱賣,讓我們感受到英雄的力量與奇蹟。然而,當我們看完這些電影後,反觀自己,我們會發現,自己似乎只是一個普通人。我們沒有那些偉大的出生成長背景,沒有超凡的力量或能力。那我們能帶來改變嗎?我們能成為英雄嗎?
其實,在聖經中我們看到,雖然我們沒有這些英雄的超能力,但我們每個人都被賦予了使命。神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獨特的使命,即使我們看似普通,也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。
我五歲那年,參加了一個在教會學校舉辦的Bible Camp兒童營。在這個營會中,我聽到了一位宣教士的故事。這個故事,徹底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。這位宣教士一個人深入非洲叢林,面對各種危險,無論是野生動物、當地土著的戰爭,還是極差的衛生環境和各種疾病,他都順利地與當地人分享耶穌的福音,並且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,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。
營會最後一天,老師問我們,有誰願意在未來離開自己的舒適圈,去到遙遠的地方,找那些不認識的人,去與他們分享耶穌的福音呢?我當時和我的同學說:「你去我就去。」結果同學說:「不要。」於是我自己走到台前。從那一刻起,我決定,將來我要用我的一生,向那些還不認識耶穌的人分享福音。即便這條路上有許多艱難與挑戰,我五歲的時候說:「我願意。」
我小時候在美國的生活,充滿了很多美好的回憶,而十歲的我離開了舒適圈,來到了台灣。
剛到台灣的時候,我不僅失去了所有的朋友,無法再和他們聯絡,我也在新的環境中交不到朋友,語言不熟,功課跟不上。但上帝幫助我看見了希望,並且提醒我,曾經有過的宣教士的呼召。我記得那個五歲的我,站起來走到台前,請老師為我禱告的那一刻。
我經歷了很多不適應,尤其是語言和文化的挑戰,但我非常感謝神,在很多人的禱告支持和我的努力之下,最後我考上了一所好大學,甚至成為了一名工程師。
然而,當我25歲時,我的人生遇到了一個問題。雖然我似乎走在一條看似成功的道路上,卻越來越偏離了我當年向神許下的使命。內心深處,我始終沒有忘記那個五歲時的承諾。最終,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,我辭去了工程師的工作。2015年8月31日,是我在台積電上班的最後一天。
如今,我的工作是傳道人,並且在網絡上分享耶穌的福音。我非常感恩,能夠以這種方式回應神的呼召,這一切都始於我五歲時聽到的那位宣教士的故事。這個故事,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鼓勵和啟發。
今天,我要和大家分享這位宣教士的故事,她就是被稱為「蠻荒白媽」的瑪麗·史萊舍(Mary Slessor)。瑪麗是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宣教士,28歲時踏上了前往非洲的宣教旅程。她的人生充滿了神奇的事蹟。
瑪麗·史萊舍去到的是非洲奈及利亞地區。當時,當地人遵循各種巫術,並且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習俗,認為雙胞胎是詛咒的象徵。他們相信其中一個孩子是惡魔的孩子,會帶來災難。因為無法確定哪個是惡魔的孩子,所以他們會將雙胞胎同時遺棄,甚至直接殺害。
然而,白媽不僅勇敢地反對這一習俗,還親自撫養了許多被遺棄的雙胞胎嬰兒。她每次看到被丟棄的嬰兒,便撿回家中照顧。據說她照顧了十幾個嬰兒,最終,在她的影響下,這一習俗逐漸被改變,當地人開始接受雙胞胎的存在。
瑪麗是一個怎樣的人?她的勇氣來自哪裡呢?我們可以從她的成長背景中看到一些端倪。瑪麗於1848年出生在蘇格蘭,家境貧困,無法負擔正規教育。她的父親是一名鞋匠,但因酗酒失去工作,轉而成為工廠工人,而她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,靠紡織來養家。
11歲時,瑪麗開始半工半讀,白天在工廠工作,晚上上學。瑪麗的父親和兩個兄弟後來因肺炎去世,只剩下瑪麗、她的母親和姐妹們相依為命。14歲時,瑪麗已經成為一名熟練的黃麻工人,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6點,生活極其辛苦。
但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中,瑪麗從未放棄學習。她的母親每月閱讀由長老會出版的《宣教記錄》雜誌,這也深深激發了瑪麗的宣教心志。27歲時,當她得知著名的探險家與宣教士去世的消息時,她決定追隨他的腳步,成為一名宣教士,前往非洲。
瑪麗的故事之所以讓我們感動,不僅是因為她的勇氣,還因為她面臨了巨大的挑戰。首先是經濟困難,她來自貧困家庭,教育機會非常有限。其次是健康問題,西非的氣候和疾病對她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威脅。她多次患上瘧疾,但依然選擇堅持。
此外,她還面對當地文化的衝突與孤立感。當時的非洲,性別歧視嚴重,許多地方的領導權掌握在男性手中,女性如她這樣的宣教士,常常被視為不合適的領導者。儘管如此,瑪麗用她的行動和信心,贏得了當地人的尊敬。
除了面對這些外在的挑戰,瑪麗還經常承受著孤獨和心理壓力。她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宣教,與家人隔絕,內心承受了巨大的孤立感。
儘管如此,瑪麗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她成功地改變了當地人對雙胞胎的看法,拯救了許多嬰兒,並且致力於推廣教育,特別是對婦女和兒童的教育。她還在當地推動社會改革,教導當地人基本的衛生知識和農業技術,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品質。
有一次,兩個敵對的部落即將爆發戰爭,氣氛非常緊張。瑪麗得知後,勇敢地走進叢林,來到戰場中間,與部落酋長談判。她用愛心和智慧,成功勸阻了這場戰爭,這個故事展現了她作為和平使者的形象,也讓她在當地贏得了「西非女王」的稱號。
她不僅傳福音,還以愛心和服務為核心,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。與許多傳教士不同,她尊重當地的文化,沒有強迫他們改變。她沒有住在宣教士的據點裡面,而是與部落的人一起住在茅草屋當中,她的行為贏得了當地人的心。
瑪麗的故事讓我想到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這樣的改變者,無論我們身在何處,只要我們願意回應神的呼召,神就能使用我們,帶來屬靈和社會的改變。
聽到這裡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像瑪麗這樣的呼召和宣教士的經歷是特別的,與我們無關。我們可能認為自己只是普通人,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或使命。所以我來用下一個故事來告訴你,即使是國中生,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。
這個位主角是來自一位非洲馬拉威的國中生,威廉·坎昆巴(William Kamkwamba)。他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《馭風男孩》(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),講述了威廉如何憑藉一個簡單的風車,拯救了他的村莊。
馬拉威是一個極度貧困的國家,當時威廉的村莊遭遇了乾旱,面臨嚴重的饑荒。威廉在當地學校圖書館裡學到了關於風力發電的知識,他決定利用這些知識,建造一個風車來幫助灌溉農田。雖然很多人對他感到懷疑,但威廉沒有放棄,最終,他的風車成功運轉,拯救了整個村莊的作物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哪怕只是國中生,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。威廉如今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組織,致力於幫助他的國家推動可持續發展,建設低成本水井、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,翻新學校,並推動農業和社區計劃。
總結:
就像英雄電影中的角色一樣,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著一個重要的使命。
上帝使用過去的許多人來完成祂的工作,這些人的故事可以成為我們的激勵。
無論是宣教還是社區建設,一個人都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。
你也可以找到屬於你的使命,回應神在你生命中的呼召,成為帶來改變的一個人。